人物
时段
朝代

道家類
法家類
儒家類
洞神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陈碧虚注高论许由善卷非世伯夷叔齐
 也枯槁鲍焦子推赴渊申徒狄卞随也游
 居学者仲尼洙泗子夏西河也致功伊尹
 吕望并兼管仲 商鞅
也薮泽巢父严光间 (第 003a 页)
 唐明皇曰以用也贼害也人君任用多智
 之臣使令理国智多必作法法出则奸生
 令下则诈起国家所以滋昏而为国之贼
 也曹参守法而汉以之安 商君
变法而秦
 以之弊故上经云智慧出有大伪是也
 苏子由曰吾以智御人人亦以智应之而
 上下交相贼矣
不以 (第 023b 页)
乞傅说转鬻(转次而佣/故曰鬻)孙子
膑脚于魏吴起收泣于岸门痛西河之为秦
卒枝解于楚公叔座言国器反为悖 公孙鞅
奔秦关龙逢斩苌弘分胣(𠹳裂也/敕氏切)尹子阱于
(投之于/阱棘中)司马子期死而浮于江田明辜射 (第 012a 页)
其明也左右安能以虚言惑主而百官安
敢以贪渔下是以臣得陈其忠而不蔽下得
守其职而不怨此管仲之所以治齐而 商君

之所以强秦者也从是观之则圣人治国也
固有使人不得不爱我之道而不恃人之以
爱为我也恃人之以为爱我者危矣 …… (第 013b 页)
闇乱之道废而聪明之
势兴也故善任势者国安不知因其势者国
危古秦之俗君臣废法而服私是以国乱兵
弱而主卑 商君
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而明
公道赏告奸困末作而利本事当此之时秦
民习故俗之有罪可以得免无功可以得尊 …… (第 014b 页)
也故轻犯新法于是犯之者其诛重而必
告之者其赏厚而信故奸莫不得而被刑者
众民疾怨而众过日闻孝公不听遂行 商君
之法民后知有罪之必诛而私奸者众也故
民莫犯其刑无所加是以国治而兵强地广
而主尊此其所以然者匿罪之罚重 …… (第 015a 页)

有法术赏罚犹若陆行之有犀车良马也水
行之有轻舟便楫也乘之者遂得其成伊尹
得之汤以王管仲得之齐以霸 商君
得之秦
以强此三人者皆明于霸王之术察于治强
之数而不以牵于世俗之言适当世明主之 …… (第 018b 页)
尊主广地之实此之谓足贵之臣
汤得伊尹以百里之地立为天子桓公得管
仲立为五霸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孝公得 商君
地以广兵以强故有忠者外无敌国之
患内无乱臣之忧长安于天下而名垂后世
所谓忠臣也若夫豫让为智伯臣也上不 (第 019a 页)
民心者恣奸之行也民愚而不知
乱上懦而不能更是治之失也人主者明能
知治严必行之故虽拂于民必立其治说在 商君
之内外而铁殳重盾而豫戒也故郭偃
之始治也文公有官卒管仲始治也桓公有
武车戒民之备也是以愚赣窳墯之民苦 (第 011a 页)
   参观一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是以刑
罚不必则禁令不行其说在董子之行石邑
(董子至石邑象深涧/以立法故赵国治也)与子产之教游吉也(子/产)
(教游吉令法/史以严断)故仲尼说陨霜(仲尼对哀公言/陨霜不杀草则)
(以宜杀而/不杀故也)而殷法刑弃灰将行去乐池(将行/以乐)
(池不专任以刑/赏之柄故去之) 公孙鞅
重轻罪(孙鞅以为/轻罪尚不)
(能犯则无由犯重/罪故先重轻罪)是以丽水之金不守(窃丽/水之) …… (第 002a 页)
试使臣彼之善者我能以为卿相彼不善者
我得以斩其首何故而不治 公孙鞅
之法也重轻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
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
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 (第 011a 页)
人无罪而乱不生也(今重罪轻轻罪避故/能无罪而不生乱也)
公孙鞅
曰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
不来(不犯轻自然/无重罪也)是谓以刑去刑也(以轻刑/去重刑)
荆南之地丽 (第 011a 页)
   问田第四十二
徐渠问田鸠曰臣闻智士不袭下而遇君圣
人不见功而接上令阳成义渠明将也而措
于毛伯公孙亶回圣相也而关于州部何哉
田鸠曰此无他故异物主有度上有术之故
也且足下独不闻楚将宋觚而失其政魏相
冯离而亡其国二君者驱于声词眩乎辩说
不试于毛伯不关乎州部故有失政亡国之

患由是观之夫无毛伯之试州部之关岂明
主之备哉
堂溪公谓韩子曰臣闻服礼辞让全之术也
修行退智遂之道也今先生立法术设度数
臣窃以为危于身而殆于驱何以效之所闻
先王术曰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 商君

富彊二子之言已当矣然而吴起支解而商
君车裂者不逢世遇主之患也逢遇不可必
也患祸不可斥也夫舍乎全遂 …… (第 007a 页)
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
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
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
公孙鞅
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
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
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 …… (第 008a 页)
十使昭侯用术而奸臣
犹有所谲其辞矣故托万乘之劲韩七十年
而不至于霸王者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
官之患也 公孙鞅
之治秦也设告相坐而责 …… (第 008b 页)
而必
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
其国富而兵强然而无术以知奸则以其富
强也资人臣而已矣及孝公 商君
死惠王即
位秦法未败也而张仪以秦殉韩魏惠王死
武王即位甘茂以秦殉周武王死昭襄王即
位穰侯越韩魏而东攻 …… (第 009a 页)
术以知奸也 商君
虽十饰其法人臣反用其
资故乘强秦之资数十年而不至于帝王者
法不勤饰于官主无术于上之患也
问者曰主用申 (第 009b 页)
子之术而官行 商君
之法可
乎对曰申子未尽于法也申子言不踰官虽
知弗言治不踰官谓之守职可也知而弗言
是不谓过也人主以一国 (第 009b 页)
目视故视莫明焉
以一国耳听故听莫聪焉今知而弗言则人
主尚安假借矣 商君
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
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 (第 009b 页)
不复
由己群下力竞还为长蛇伐本塞源毁冠裂
冕或沈之于汉或流之于彘失柄之败由于
不严也秦之初兴官人得才 卫鞅
由余之徒
式法于内白起王剪之伦攻取于外兼弱攻
昧取威定霸吞噬四邻咀嚼群雄拓地攘戎
龙变虎视实赖明赏必 (第 007b 页)
为可否也政和元年冬得侄迈等所编先公
手泽其一曰昨日子由寄老子新解读之不
尽卷废卷而叹使战国有此书则无 商鞅

非使汉初有此书则孔老为一使晋宋间有
此书则佛老不为二不意老年见此奇特然
后知此书当子瞻意然予自居 (第 029b 页)
 跳踯不避高下之地而中于机关之法身
 死罔罟之中皆以利惑其小不谋大故也
 亦犹擎跪曲奉执持圣迹伪情矫性以要
 时利前虽遂意后必危亡而 商鞅
苏张即
 是其事此何异乎捕鼠狸狌死于罔罟也 (第 037b 页)
 所不入此国家所以危也孔子恶利口之

 覆邦家者一为思始而当夜故有是象班
 固答宾戏曰 商鞅
挟三术以钻孝公
次二以微干正维用轨命测曰以微干正维
大谏微也
 范王本测无维字今从二宋陆本宋曰谓
  (第 031a 页)
 忠臣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
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谓绝而不为弃谓弃而不用圣智智慧
 也巧利大伪也导民以巧诱民以利以工
 商之术率其民如管仲治齐 卫鞅
治秦是 (第 024b 页)
(浚川斩水通道救时济危俾无有害巍巍乎/其有成功为是能因者也秦 商鞅
作法改程)
(从今者赏违法者诛一日之间戮七百馀人/渭水为之赤其后身死车裂是所害者大所)
(成者细守而 (第 014a 页)
 甚好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郑子阳者
曰列禦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
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
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
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
皆使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
不受岂不命也哉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
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
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
难而杀子阳

 以人言而知我则必以人言而罪我言其
 本不相知徒信他人之言安可保也 卫鞅
 曰君不能以子之言而用我亦必不能以
 子之言而杀我亦此类也此似战国间人
 之语亦是一件好说话君过而遗 (第 006b 页)
 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而公田

 居其一焉废井田开阡陌者十九年自秦
 孝公任 商鞅
变井田为阡陌于始有兼并
 之患今即秦法也十二年为田开阡陌十
 四年废井田开阡陌收赋税也除直道者
 始 (第 011b 页)
为可否也政和元年冬得
侄迈等所编先公手泽其一曰昨日子由寄
老子新解读之尽卷掩卷而叹使战国有此
书则无 商鞅
韩非使汉初有此书则孔老为
一使晋宋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不意老 …… (第 024a 页)
   喻清中序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能自言必待能言之
人以宣之而道之体始呈露矣苟无能言之

人则道终秘也夫天岂欲终秘斯道哉能言
之人旷百世而不一见也若吾老氏其旷百
世而仅一见者乎天以斯道而托诸老氏之
身身者道之寄也道寄诸身而形诸言所以
发天地之秘而泄造化之机于是乎有书书
以纪言言以载道五千言皆道也实不离乎
一散见于八十一章皆道也亦不外乎此一
以其精者治心以其粗者治身以其土苴治
天下国家皆自此一推之耳自专门之学兴
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子云有椎排之讥班固

有惨刻之议遂使吾经终受屈侪之流异端
之列殊不思三教之名虽殊三教之理则一
昔苏黄门注此书以寄东坡坡曰使战国有
此书则无 商鞅
韩非使汉初有此书则孔老
为一使晋宋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是可
以异端之学少之哉钦惟天朝尊崇圣教扶
植人 (第 029a 页)
提点
刘月屋将石潭所作老子解示余欲余复下
注脚余曰吾颍祖已于是书用其力矣坡祖
尝称之使战国有此书则无 商鞅
韩非使汉
初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程泰之亦服其善
余安能复出高见卓识求以过吾颍祖哉月 (第 024b 页)
 术此知庄子之粗者予以为庄子之言皆
 实予而文不予阳挤而阴助之其诋訾孔
 子未尝不微见其意也太史公又言申韩
 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夫 商鞅
以法治秦
 申不害以术治韩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
 于民心所谓法也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
 实操生杀之柄课群 (第 021b 页)
 贤已有成说故其序云伯阳清虚为教韩

 子峻刻制法静躁不同德刑斯舛今宜柱
 史共漆园同传公子与 商君
并列可不善
 欤今诏升于列传之首自为一秩又尽善
 也又班固汉书古今人表序为九等乃置
 老子于第三后汉 (第 047a 页)
 行欲高而不屈言欲微而不彰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管仲之计可谓能九合诸侯矣而穷于王
 道 商鞅
之计可谓能强国矣而穷于仁义
 弘羊之计可谓能聚财矣而穷于养民凡
 有穷者俱非计也
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第 007b 页)